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每日速递

军委副主席赶往江苏给钟期光扫墓,皱眉批评:你们工作只看职务?

军委副主席赶往江苏给钟期光扫墓,皱眉批评:你们工作只看职务?

1992年秋,江苏溧阳革命烈士陵园。一位身着军装的老者驻足于一座墓碑前,手指轻抚石碑,眉头紧锁。他转身对陵园工作人员说“你们做工作难道只根据职务做吗?”这位老者正是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张震。一块普通的墓碑,为何引发如此反应?这背后究竟有何隐情?

【革命伉俪,英雄夫妇】

说起钟期光和凌奔这对革命伉俪,那可真是一段传奇。

有人说,他们的故事堪比好莱坞大片。开国上将和新四军老战士,这组合听着就够劲爆。可真实的他们,比电影里的角色还要精彩百倍。

想想看,一个富家小姐,放着锦衣玉食不要,偏要去参加革命。这不是普通的叛逆,这是有理想有抱负。凌奔就是这么个人物,1938年参加新四军,两个月就入了党。这速度,怕是把组织部的同志都看懵了。

再说钟期光,那可是个硬骨头。1926年入党,从此走上革命道路。最牛的是在第五次反“围剿”失败后,主力红军都撤了,他带着一帮兄弟留下来打游击。这哪是打游击啊,简直是在玩命。

你们听说过“野人传说”吗?那可不是神话故事,而是钟期光他们的真实写照。三年时间,躲在深山老林里,连个火都不敢生。吃的是啥?野草呗!吃得人都瘦成了竹竿。这日子,别说是现在的年轻人,就是当年的老革命遇上了也得直呼受不了。

【革命路上,磨难重重】

有人说,革命是一场大party。错!大错特错!瞧瞧钟期光和凌奔这对夫妻的经历,那叫一个惨不忍睹。

凌奔有次差点把自己的孩子扔下船,你敢信?那是在转移印刷厂的时候,船超重了眼看就要沉。她二话不说,就要把孩子扔下去。最后还是船工拦住了。你说这是狠心还是果断?反正换我,做不到。

再说钟期光,当了大官以后也不消停。有次他儿子想让他帮忙提拔,结果被他劈头盖脸一顿臭骂。这态度,跟某些只顾安排亲戚的官员比起来,简直是两个世界的人。

你以为到了和平年代,他们就能过上好日子了?想多了!凌奔被评为“三等甲级伤残军人”,每年都能领抚恤金。但她呢?把证书一藏,愣是一分钱都没领过。这份清高,搁现在有几个人能做到?

最绝的是,这俩人过日子可省了。凌奔穿的毛衣能穿几十年,全家的衣服都让她缝缝补补。钟期光晚年住院,凌奔每天坐公交车去看他。大家劝她坐出租车,她就是不肯,说浪费。你说,现在谁还能这么过日子?

【革命精神,代代相传】

有人说,虎父无犬子。放在钟期光和凌奔身上,这话还真没错。

他们教育孩子的方式,简直比当年红军还严。几个孩子都是按规定参军入伍,有的甚至被发配到北大荒。你以为当将军的儿子就能享福?门儿都没有!

最狠的是,钟期光从来不用自己的权力给孩子开后门。这在现在看来,简直是天方夜谭!要是搁现在,多少官二代都是靠关系上位的?

凌奔也不含糊。她当过子弟学校的校长,把学校办得那叫一个好。孩子们都亲切地叫她“校长妈妈”。你看,既当好领导,又当好妈妈,这本事可不是一般人能有的。

最牛的是,凌奔不光自己干得好,还要求孩子们既要有事业,又要会做家务。这种全面发展的理念,放在现在都很先进。

钟期光晚年身体不好,还坚持工作。凌奔更是拖着病体照顾丈夫。这种敬业精神,无形中影响了孩子们。你说,有这样的父母做榜样,孩子们能差到哪去?

1986年,凌奔去世。五年后,钟期光也离开了人世。按理说,钟期光这样的开国上将应该葬在八宝山。但他留下遗言,要葬在江苏溧阳。为啥?因为那是他当年开辟的第一块根据地。

你看,即使到了生命的最后,他们还念念不忘当年战斗过的地方。这份情怀,真是让人感动!

张震将军发现墓碑上只有钟期光的名字,当即就不乐意了。凌奔虽然是钟期光的妻子,但人家也是为革命作出过贡献的新四军老战士。这名字必须得加上。

有人说,钟期光和凌奔这样的革命前辈,是另一个时代的产物。他们的故事,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,可能就像是天方夜谭。可是,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革命精神,什么是无私奉献。这种精神,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?

分享到: